井岡山紅色教育資源有哪些?如何挖掘和利用這些資源?
革命老區井岡山,具有豐富的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目前,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有十幾處,內容涵蓋革命歷史、文物博物、建設成就和風景名勝等各個方面。井岡山紅色教育資源有哪些,八角樓、黃洋界、龍江書院、井岡山博物館,井岡山烈士陵園、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烈士陵園六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是對青少年實施理想信念教育的寶貴紅色教育資源。
井岡山紅色教育資源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也是學校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學的寶貴資源,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振興的希望。每個民族都把對學生的教育作為民族發展最根本的事業,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不僅要深入進行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教育,而且要深入進行中國革命傳統教育,使廣大群眾特別是學生銘記革命歷史,繼承革命傳統,弘揚革命精神,牢固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井岡山紅色教育資源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也是學校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學的寶貴資源,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振興的希望。每個民族都把對學生的教育作為民族發展最根本的事業,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不僅要深入進行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教育,而且要深入進行中國革命傳統教育,使廣大群眾特別是學生銘記革命歷史,繼承革命傳統,弘揚革命精神,牢固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井岡山是革命老區,是井岡山精神發源地,是紅色根據地的搖籃,毛澤東、朱德、陳毅等革命家都是從這里走向勝利,是朱毛會師圣地,這里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們英勇戰斗的足跡,在這里,留下了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可歌可泣的動人革命故事。將紅色文化滲透于德育之中,創新革命傳統教育,對學生的人生觀有著重大意義。
如何挖掘和利用這些資源?
如何挖掘和利用這些資源?
一、 挖掘井岡山紅色教育資源財富,充實紅色教育內容
革命老區井岡山,具有豐富的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目前,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有十幾處,內容涵蓋革命歷史、文物博物、建設成就和風景名勝等各個方面。其中,八角樓、黃洋界、龍江書院、井岡山博物館,井岡山烈士陵園、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烈士陵園六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紅色文化是一種特色歷史文化資源,是我黨留給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開發拓展紅色路徑,充分挖掘和發揮井岡山紅色教育資源的教育價值和育人功能,是優秀革命精神與民族精神的時代呼喚,是紅色精神內化為百姓的性格品質并體現在人們的行為當中的有力手段,對于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和抗戰精神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當前,我國正處在思想大活躍、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歷史時期。在價值多元、多樣、多變的今天,如何通過挖掘紅色文化,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是實踐提出的重大課題。
紅色文化作為一種思想道德文化,屬于社會意識形態領域,是推進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載體。堅守、建設、弘揚紅色文化,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常態化與長效化提供制度保障。提取和整合優秀的紅色文化元素,盤活井岡山紅色教育資源,對原生性井岡山紅色教育資源進行適時性統籌開發,形成紅色文化教育成果,打造紅色文化品牌,讓井岡山紅色教育資源成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基本條件和重要前提。我們將井岡山的紅色品牌做強做大,以此為契機,形成了傳承紅色文化“六個一”教育特色(唱紅歌、講紅色故事、做紅色景點講解員、比紅色運動),形成了一批以朱毛中隊為首的全國優秀少先隊集體。在與其他地區的學校交換課程等交流活動中,積極引入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國學經典誦讀等一系列課程資源,使老區的孩子與上海、深圳等發達城市孩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拓寬井岡山紅色教育資源渠道,盤活德育教育陣地,讓一枝獨秀催開花紅柳綠,使愛國主義教育呈現百花齊放、春色滿園的喜人景象。
二、 精心打造校園文化,營造紅色教育氛圍
隨著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和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校園文化建設越來越引起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領導的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發展的靈魂。健康、向上、豐富的校園文化可以提升學校的文化品位,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具有滲透性、持久性和選擇性;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可以產生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對提高學生的人文道德素養,拓寬學生的視,開闊學生的心胸,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做事等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三、 充分利用井岡山紅色教育資源,扎實開展紅色教育
充分利用井岡山紅色教育這一得天獨厚的資源,引導學生現場感悟,研讀歷史,瞻仰先烈,學習楷模,做紅色導游,親身感受革命先烈為人民解放事業前赴后繼、英勇無畏的偉大壯舉和矢志不渝的奉獻精神。具體做法如下:
一是要發揮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的主陣地作用,要組織學生集體到主陣地大規模參觀。我校每年都要組織不同層次的學生去參觀井岡山會師紀念碑,井岡山根據地烈士陵園,讓不同的學生感受紅色教育,了解革命歷史,珍惜當今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增強他們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二是要經常邀請老干部、老英雄到學校為學生做報告,聘請他們作為校外輔導員,編寫校本紅色教材,使革命傳統教育進校園,成為學生的必修課。
三是利用“清明節”,組織學生到烈士陵園掃墓,敬獻花籃,舉行升旗儀式,宣誓儀式。每年清明節都會組織學生到井岡山會師紀念碑聆聽革命故事,到烈士陵園給革命烈士敬獻花圈,用掃墓的形式來表達對革命烈士的敬仰和懷念,使學生的思想受到觸動,心靈得到洗禮。
四是充分運用網絡資源,把學校德育教育做強做大。我校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革命歷史教育資源,將德育教育、校本課程開發和網絡遠程教學相結合,不僅編撰了德育校本教材《井岡山斗爭故事》,開發了校本特色課程《小故事大精神》,還依托“視像中國”的跨校協作平臺,借助于網絡遠程課堂,為上海、寧波、深圳、佛山等地學生開設《小故事、大精神》革命傳統教育網絡課程,把偉大的井岡山精神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表現出來,讓更多的學生了解井岡山的革命歷史,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培養學生從小樹立遠大志向,拓寬了我校紅色教育的渠道。
五是創建了以革命先輩名字命名的十三個“英雄中隊”,開展緬懷先烈、祭掃烈士墓、講革命故事、唱井岡紅歌、走“挑糧小道”等活動。讓學生感受紅歌的魅力,理解紅歌背后的故事,受到紅色的教育。目前,學生們正在老師的指導下,假期為游客免費紅色講解,成了當地的一道亮麗風景。
教書育人是一項艱苦的工作,是與美好心靈與不良現象作斗爭的過程。雖然我們深知空洞的說教和創建系列的德育活動在實際的誘惑面前顯得蒼白無力,但是,我們會盡我們的一切努力,充分挖掘紅色教育資源,拓展德育網絡空間,不斷為學生提供新鮮的、有永久生命力的德育教育內容,創新德育教育方法,為塑造學生的高尚的道德品質而奮斗。
??以上就是井岡山紅色教育資源有哪些?如何挖掘和利用這些資源?文章的全部內容,如果您有井岡山培訓,井岡山紅色培訓,井岡山紅色教育方面的需求,可以隨時咨詢我們。 本文鏈接:http://www.jgspx.com.cn/lastnews/2020/0513/1843.html 轉載請注明出處!
??聲明:本站內容及圖片如沒注明出處則來自網絡,無從考證來源,僅用于公益傳播,如有侵權請在后臺留言或直接聯系我們告知刪除或標注來源,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