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筆記:紅色文化人物采訪心得
萬千英烈、萬千忠骨,“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生命和熱血熔鑄成了初心使命的鮮紅底色。采訪紅色文化人物,體會紅色文化精神底蘊,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在英雄山,我與組員們采訪了幾位路人,其中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采訪對象有兩人,一是前來參加清明祭奠革命先烈活動的小學生(我作為采訪人、組員李詩睿同學作為拍攝者),二是前來祭掃英烈的2005年全國勞模趙波(張藝涵、我作為采訪人,李詩睿、溫梓玉作為拍攝者),結合此前我所學習的紅色文化采訪作品和采訪經歷,總結了有關紅色文化人物專訪的采訪心得。一、 紅色文化的定義與背景
紅色文化是指中國革命時期和建國初期所形成的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色文化的核心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以革命、戰爭、建設為主題,以革命先烈、英雄、模范人物為代表,弘揚革命精神和道德,傳承和發揚革命傳統。紅色文化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和歷史感,它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紅色文化的代表性符號包括紅星、五角星、黨徽、國徽等,還有許多革命歌曲、紅色電影、紅色小說、紅色漫畫等。這些符號和文化產品都具有鮮明的政治意義和歷史價值,成為了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標志。二、 采訪實踐的準備和后續工作
確定受訪者和主題
首先需要確定受訪人物及其相關主題,在確定過程中,我們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目標讀者群體:
首先需要明確目標讀者群體,即希望通過專訪傳達信息、觀點、觀念等的人群。例如,如果目標讀者群體為年輕人,那么受訪對象可以選擇當下社會熱點、潮流風向等與年輕人相關的話題,例如中國女歌唱家龔琳娜老師和深受年輕人喜愛的rapper孫權共同創作了《小河淌水1952》敘事說唱,《小河淌水1952》由共青團中央在9月30日(國家烈士紀念日)發布,《小河淌水1952》的故事原型人物是抗美援朝戰爭中一位叫做李振唐的烈士,他犧牲在朝鮮。孫權查閱了抗美援朝戰爭中戰士們的家書,以“李振唐”的身份創作了這首歌。在戰爭的宏大敘事下,每一位戰士其實也是普通人,他們有普通人的情感,卻又在戰爭中逐漸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使命的崇高。這首歌不僅被央視點評“這才是中國說唱”,在抖音、微博等社交媒體也引發熱議,登上熱榜 ,其對紅色文化全新的展示形式促使年輕人紛紛參與討論。當我們的目標群體時年輕人時,就可以尋找類似的社會熱點,吸引目標群體。而面對學校的課程要求時,我們的目標讀者群體就轉換為了老師,目標群體不同,采訪內容、敘事方式也不同。不同的媒體類型也有不同的定位和目標讀者群體,需要根據媒體類型選定相應的受訪對象和主題。例如,對于新聞媒體,可以選擇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權威人士;而對于時尚雜志,則可以選擇時尚界的名人或專家。
聯系采訪對象:
在聯系采訪對象時,得益于當下互聯網發達的現狀,我們可以在互聯網尋找采訪對象或采訪對象團隊的聯系方式,相較于之前,我們聯系采訪對象的方法又多了一個,聯系到的可能性又高了一分。
受訪對象和主題還可以根據自身資源和背景來確定。作為山東大學的學生,在尋找采訪對象時可以尋求老師同學的幫助,我在參與“教授推書單”的活動時,尋求了本院老師的幫助,成功采訪到了山東大學馬兵老師。
聯系采訪對象時需要注意言辭,面對不同年齡段、不同性格的采訪對象時,應當使用對方能夠理解、準確的措辭,提前了解采訪對象相關資料,以增加約談成功率。同時,及時與受訪對象溝通。
制定提綱
在確定了受訪人物和主題之后,需要制定一份提綱,列出需要詢問的問題和核心內容,以確保采訪的重點明確。
研究紅色文化人物的生平、成就和歷史背景
了解其主要貢獻和影響,并掌握相關歷史事件和社會背景,深入了解其思想、信仰、價值觀方面的內涵,以幫助深入了解該人物。深入研究受訪者的生平有助于我們在采訪時提出其感興趣、愿意講的話題,也會讓受訪者感受到尊重,從而更愿意與我們交流,提前深入了解其背景也有助于我們把握采訪重點、方向、目標,避免提出無意義的問題。
設計合理的采訪問題
針對該紅色文化人物的特點和貢獻,設計能夠引導其深入回答的開放性問題,避免簡單的肯定或否定性問題,做到問題的重點、準確性、適度性和深度性。同時也應該尊重、保護受訪者的隱私,注意避開敏感話題。
注意時間安排
在采訪過程中,需要考慮時間的安排,確保時間充足,并遵循采訪的基本流程,包括問候、照相、引言、主體、總結等環節。紅色文化人物的生平經歷往往很復雜,時間有限的采訪難以涵蓋所有重要信息,需要恰當安排時間。
注重采訪溝通
在采訪過程中,需要注重與被采訪者的交流,耐心傾聽其回答,掌握好采訪的節奏,不要打斷被采訪者的思路,盡可能發掘被采訪者的思想和深層次想法。在采訪紅色文化人物時,采訪者需要注重細節和語言表達,充分尊重采訪對象的意愿和情感需求,以確保采訪的成功與準確性。
注意采訪文化背景
在采訪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其所在地區或所處的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與被采訪者進行交流,并避免因文化差異導致的誤解和不適當的行為。
注意采訪的安全
在采訪過程中,注意自己的安全和保護被采訪者的權益,不要給他人造成傷害,并對采訪內容進行謹慎處理,確保采訪文本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采訪前準備
在安排采訪時間和地點時,要盡可能體現尊重、周到、專業的態度,以確保采訪的正常進行和采訪對象的滿意度。
時間選擇
要考慮到采訪對象的時間安排,選擇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時間。為了避免對方有其他安排的情況,最好在提出邀約時就確定好采訪的時間。如果需要更改時間,一定要提前通知對方并得到其同意。
需要考慮受訪者的時間,并選擇雙方都可接受的時間。為了避免另一方有其他工作安排的情況,最好在提出邀請時就設定專訪時間。如果需要更改時間,則必須提前通知受訪者并獲得他們的同意。
地點選擇
根據采訪對象的身份和性質,選擇合適的采訪地點。如果是公共場所的采訪,要注意環境噪音的影響。如果是私人空間的采訪,如家庭或公司,要確保尊重對方隱私和安全需求。當我們采訪紅軍老戰士時,需要考慮到其身體情況,如聽力不佳、行動不便等等,而采訪烈士親屬時,可以選擇在家庭環境中,更具隱私性和親和力。如果出外景,則要注意選擇晴朗的好天氣,拍攝效果更好。對于我們學生來說,在采訪行程忙碌且采訪機會難得的受訪對象時,可以采取線上采訪的形式,或者降低點選址在受訪者較為方便的地方。
提前準備
在采訪之前,要提前準備好采訪問題和相應的設備,例如攝像機、錄音筆等。并且要確認設備和技術都能正常工作。例如出外景時需要防風設備,保證受音清晰不受影響等等。采訪問題可以提前與受訪者溝通,以獲得更好的采訪效果,同時也防止出現采訪時冷場、問題不深入、受訪者不感興趣、受訪者不愿提及等問題。
整理及發布
按照之前確認過的主題把訪談內容進行分類和歸納,同時去除無關信息。將訪談內容按照邏輯順序進行整理,可以根據時間順序、重要性等等進行整理,形成結構化文本。發布之前需要及時與受訪者溝通,以保證準確性和完整性,也要保證發布的文稿符合受訪者的意愿。同時,根據我的個人經驗,在撰寫文稿前,可以提前詢問受訪者希望呈現出的文稿特征,并且和受訪者確認是否有不愿意呈現的部分,防止出現寫完之后需要大改的情況。
??以上就是采訪筆記:紅色文化人物采訪心得文章的全部內容,如果您有井岡山培訓,井岡山紅色培訓,井岡山紅色教育方面的需求,可以隨時咨詢我們。 本文鏈接:http://www.jgspx.com.cn/hot/2023/0726/2355.html 轉載請注明出處!
??聲明:本站內容及圖片如沒注明出處則來自網絡,無從考證來源,僅用于公益傳播,如有侵權請在后臺留言或直接聯系我們告知刪除或標注來源,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