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鄉居舊憶-石磴古道
煙雨迷濛青山隱,滿眼盡是詩家景。

一山之隔,陰陽雨晴。在井岡山新城區還是晨曉晴方好,穿越一條7公里長隧道,30分鐘進入20年前寧岡縣境,卻是雨濛濛霧渺渺。
交通的快速而置換的空間,會瞬間天南地北、春夏秋冬。15年前由彼至此得翻越與山城重慶制高點同名的海拔1400米鵝嶺。況猶記,1982年夏,我作為省招生委員會派駐當時寧岡的招生工作組長,特命負責該縣高考試卷押送、啟封、收回及三天考場紀律監督的“欽差”。因當年特大洪水中斷了經永新去吉安的交通,是繞道泰和并翻越井岡山五大哨口的桐木嶺與黃洋界抵達寧岡,車程七八個小時。
今日此行,計劃攀爬七溪嶺。七溪嶺,自古以來是寧岡永新之間的最近出入口,翻越此山的石蹬古道俗稱“七上八下”十五華里。92年前此時節端午,“豬羊”在這山上干了一仗!兩楊要從七溪嶺攻入當時紅區寧岡,剛與毛澤東會師不到一個月的朱德,時稱“朱毛”,毛澤東亦曾戲謔:沒有豬,哪有毛?———要把兩羊阻于山外。流傳至今的紅色歌謠:不費紅軍三分力,消滅江西兩只羊(楊)。傳說有些浪漫,歷史卻不輕巧。同為云南講武堂且情誼不淺的3個同窗朱德、楊如軒、楊池生,在遠離他們故鄉的七溪嶺上兵戎相見。戰況危急時,身為紅四軍軍長的朱德親操機關槍上陣了。紅軍主力團,即朱德帶到井岡山的八一起義余部所改編的紅28團三個營長中,有一位犧牲在七溪嶺上,戰后由連長林彪接任。毛澤東將此戰寫入文中,稱自此開創了井岡山斗爭的全盛時期。戰斗是紅軍踩著晨露撥開雨霧,踏著石蹬古道登上七溪嶺頭打響的!

這七上八下的石蹬古道不僅僅是連接昔時永寧兩縣,還是吉安通往贛州,衡陽,郴州甚至嶺南的重要孔道,多少人馬貨物川流不息?共和國建政之初寧岡女縣長,要去200多公里外的吉安行政公署公干,自帶干糧與防衛武器,騎著馬兒從這山道嘚嘚嘚疾馳而去,20年前井岡山新建市區的一位領導同志,在他不足一歲時,是父親用籮筐挑著從這山道來寧岡扎根成長的。
被遺憾地告知,因多年無人行走,此昔日通衢已被荊莽茅草所封閉難以通行。哦,在這距離空間持續貶值生命時間不斷增值的超音高速時代,誰還“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過劍門”?
細雨薄霧中,改登銀岡嶺。
銀崗嶺,海拔300余米,因有800多年“銀岡仙”道觀而著稱,為昔時寧岡八景之一,在鄭溪河谷盆地,“數朵芙蕖云外碧,幾堆螺髻雨中青”,不算名山大川,亦為丘岡碧玉。我冒昧揣測,大約山巔一巨巖下的深潭,遽不可測,不可名狀,也無由溯源,此山川奇勝,在北宋道教鼎盛朝代被道人相中,附會一個個傳說,使這從山腳到山巔700多米的山道上,今存并活化著5處與道家有關的民間信仰場所。

天下名山僧占多。其實,秦漢兩晉以來,道教始終是本土的國教,中國名山總是道家捷足先登,后才有或佛或儒躡蹤緊隨,以至取而代之。這銀岡嶺,有道家仙,有儒家士,甚至有井岡山斗爭時期的紅色史跡人物供人膜拜,唯無佛家僧,這五處道場,或陋洞或簡構,卻傳承了謝安后裔一支以及鄰村數姓800多年本鄉土族群信仰的綿延不絕,或說細心呵護。
傳統文化有一種向善重義報恩念情的民間力量,它是通過讓平民百姓容易理解,自愿接受的方式而樂于傳承,就比如說有古語嫁乞隨乞嫁叟隨叟,這乞與叟比較艱澀,而演變成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樣樸素話語,就牢牢地控制了一字不識底層百姓的一種價值觀。有些民間信仰,也許土得掉渣,卻是鄉村治理思想資源的重要補充。
銀岡仙從山腳到山巔是一條曲折向上的石磴小道,這是我年少熟稔踐履幾十年鮮見今日欲去七溪嶺再度踩踏的那種山道,讓我若失卻得的驚喜。或50年前吧,巷陌村路,登山山路,多是卵石編織或石板鋪筑,或鵝卵石與石板混筑,那時塑料沒有,橡膠稀罕,雨雪天村巷石路上踩踏的是厚厚板塊的木屐,翻山越嶺則是稻草編織的草鞋裹足。
那些鋪筑石路的先輩們,吃得了大苦,耐得了艱勞,流的了大汗,也下得了蠻力。就說我鄉居的門前一對石礎,每只200多斤,如今倆人抬一只都吃力。而我本村一位叔叔,在他25歲時,一人肩挑一對兩只共400多斤,邁過搖搖晃晃的江上木橋,踩過約2公里坑坑洼洼田埂,安放在我家。僅一個甲子,如今都已是本村傳說!我沒見過先人們是如何鋪出那些石磴石板路,尤其是在荊莽險峻崎嶇陡峭的崇山峻嶺,全憑肩挑背扛鋪筑出一條條古代的官道驛路與鄉野通途。我只能從我見過的泰山挑夫、黃山挑夫、巴山背簍工以及我熟識的那位本村大叔他們佝僂硬撐的腰身、青筋暴突的腿腳以及背脊滾落黃豆大的汗珠去想象去體味,帶著悲憫,更懷著崇敬!
(2020.5.12寫于井岡山)
??以上就是井岡鄉居舊憶-石磴古道文章的全部內容,如果您有井岡山培訓,井岡山紅色培訓,井岡山紅色教育方面的需求,可以隨時咨詢我們。 本文鏈接:http://www.jgspx.com.cn/jinggangfengguang/2020/0515/1844.html 轉載請注明出處!
??聲明:本站內容及圖片如沒注明出處則來自網絡,無從考證來源,僅用于公益傳播,如有侵權請在后臺留言或直接聯系我們告知刪除或標注來源,謝謝!
